《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机制。持续促进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进一步壮大市场规模,提升产品供给能力,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方向,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所需。
医疗器械与医疗装备的内涵相近,主要指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的软硬件和集成系统,包括诊断检验装备、保健康复装备等。新时代以来,我国医疗器械质量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大幅度增强,与国际水平相比,已进入“跟跑、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以医疗器械标准体系为例,截至目前我国医疗器械标准已达1978项,基本覆盖了医疗器械各专业技术领域,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已达到95%。相关产品覆盖了卫生健康各环节,基本满足我国医疗机构诊疗、养老、慢性病防治以及应急救援需求。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令人振奋。
同时,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提速,医学服务模式从单一疾病向“疾病+健康”转变,从院中诊疗向院前家庭健康管理、院间资源共享、院后康复的连续性服务方向延伸拓展,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和巨大发展空间。不过,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应急保障准备不足、行业相关机制缺乏等问题,机制创新成为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支持医疗器械发展机制总体包括产业机制、监管机制、医疗医保机制三大类,这些机制内部相互作用,彼此之间也存在关联。有鉴于此,应坚持系统观念,实现产业、监管和医疗的协同发展与治理,抓住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良机,保障人民高品质生活。
三管齐下,协力推进产业基础能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以及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加强技术创新。通过加强原创性引领性医疗装备攻关、强化临床应用创新研究、加快智能医疗装备发展,提升有效供给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强优质企业培育,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推进“5G+医疗健康”新模式发展,推进居家社区和医养康养一体化建设,全方位完善医养服务。努力研发适用于老年人需求的保健康复、智能辅助等医疗装备。探索在老年人、慢性病等重点人群生活区域如家庭、公共场所等建筑内嵌入医疗健康感知类装备,对个人身体的信息实现实时监测与评估,进行智能疾病的及时预警、主动干预等。
多措并举,构建标准体系、审评审批体系、安全保护体系,夯实监管保障。坚持统筹数量质量双提升、国内国际相互促进。持续实施医疗器械标准提升行动计划,创新工作机制。健全管理制度,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等高端、创新领域优先开展审评审批。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胡颖廉)
股票期货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