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青亭 北京报道
当地时间7月1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世界经济展望更新》中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2%,2025年为3.3%,与该组织3个月前的预测相比,分别持平和略微上调0.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该组织将中国今明两年的增速预期均上调0.4个百分点,至5.0%和4.5%。
“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仍然是全球经济的主要引擎。印度和中国的增长被上调,占全球增长近一半。”IMF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主任皮埃尔·奥利维尔·古林查斯(Pierre-Olivier Gourinchas)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道。
根据IMF的预测,印度经济今明两年将分别增长7.0%和6.5%,与3个月前的预测相比,分别高了0.2个百分点和持平。
古林查斯指出,随着产出缺口缩小,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增长正变得更加一致。“在2023年表现强劲之后,美国显示出越来越多的降温迹象,尤其是在劳动力市场。欧元区在去年表现基本持平之后有望回升。”
在IMF的最新预测中,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和日本经济下行压力最为明显。今明两年,美国经济增速预计分别为2.6%、1.9%,与3个月前的预测相比,分别低了0.1个百分点和持平;日本则分别为0.7%和1.0%,分别低了0.2个百分点和持平。
在IMF看来,美国经济在持续一段时间的强劲表现之后,增长放缓幅度超出预期,主要反映出消费放缓和净贸易的负面贡献;日本经济前景被下修则反映了一季度暂时的供应中断和私人投资疲软。
与美国和日本相比,得益于服务业的改善,欧洲出现了经济复苏的苗头。根据最新预测,欧元区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分别为0.9%、1.5%,与3个月前的预测相比,分别高了0.1个百分点和持平。但欧洲两大经济火车头依然动力不足——德国今明两年的增速预期分别为0.2%和1.3%,均与3个月前的预测持平;法国分别为0.9%和1.3%,分别高了0.2个百分点和降低0.1个百分点。
尽管维持了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测,但IMF指出,在部分发达国家,服务业通胀正阻碍降通胀取得进一步成果,这使得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的过程更加复杂。在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和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通胀上行风险有所增加,这使利率更可能在更长时期内走高。
此外,对于短期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古林查斯称,“多边贸易体系的逐渐瓦解是另一个关键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走自己的路,实施单边关税或产业政策措施,而这些措施是否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也值得怀疑。”
他强调,不完善的贸易体系可以被改善,但单边措施的激增不会带来持久和共同的全球繁荣,“它会扭曲贸易和资源配置,引发报复,削弱增长,降低生活水平,并使协调应对全球挑战(如气候转型)的政策变得更加困难。”
报告截图
美国通胀上行风险增加,利率或持续高位运行
根据IMF的预测,今年全球通胀率将从去年的6.7%放缓至5.9%,大致有望实现软着陆。但在一些发达经济体,尤其是美国,降通胀的进展已经放缓,风险上行。
古林查斯指出,发达经济体通胀进一步上升的挑战可能迫使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各国央行在更长时间内维持较高的借贷成本。这将使整体经济增长面临风险,美元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并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产生有害的溢出效应。
古林查斯称,越来越多的经验证据表明,全球“总体”通胀冲击(主要是能源和食品价格)在推动许多国家通胀飙升和随后下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好消息是,随着总体冲击的消退,通胀在没有出现衰退的情况下下降了。坏消息是,许多国家的能源和食品价格通胀现在几乎回到了疫情前的水平,而整体通胀并没有恢复。”
究其原因,他指出,服务业通胀正阻碍降通胀取得进一步成果,而这主要是疫情的遗留问题。“疫情最初刺激了商品需求,同时限制了商品供应。这使得服务相对便宜,增加了它们的相对需求——进而增加了生产这些服务所需的劳动力的需求。这给服务价格和工资带来了上行压力。”
古林查斯表示,“事实上,服务价格和工资通胀是通胀路径中两个主要关注领域,许多国家的实际工资目前已接近疫情前的水平。除非商品通胀进一步下降,否则服务价格和工资上涨可能会使整体通胀率高于预期。即使没有进一步的冲击,这也对软着陆情景构成了重大风险。”
“中国经济的成功将取决于经济改革”
IMF指出,2024年的中国经济增长预测上调至5%,主要反映了一季度私人消费的反弹和出口的强劲表现。但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增速放缓带来的阻力,预计2025年中国GDP将放缓至 4.5%,并在中期内继续减速至2029年的3.3%。
此前,IMF驻华首席代表史蒂文·巴奈特(Steven Barnett)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就中国的经济前景而言,关键是确保2024年以及中期的高质量增长。”他强调,中国经济的成功将取决于经济改革,特别是提高生产力的改革,包括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保障各类企业公平竞争,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威灵顿投资副总裁、固定收益投资组合经理郁嘉言向记者表示,进入疫情全面放开之后的第二年,中国经济步入了温和复苏的轨道。2024年前两个季度累计完成GDP增长5%,略低于一季度,但为实现全年的增长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整体经济面对有效需求不足的逆风,在生产和投资领域均展现了较强的韧性,累计实现6%和3.9%的同比增长。
郁嘉言进一步指出,在美元加息周期见顶、全球制造业复苏的大背景下,中国成功捍卫了疫情以来的市场份额,在此高基础上仍创下了2.7%的累计同比出口增速,并且以提升价值链水平和科技含量为指引,有效抵御了外部贸易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冲击。
“这些冲击所带来的全球产业链的重构为中国企业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看到,今年以来中国的传统和新兴行业均在扩大开放的同时积极布局海外,通过结合国内的生产体系优势和海外的广阔需求来有效提升竞争力,为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郁嘉言说。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向记者表示,全球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在今年下半年可能会保持强劲,因为欧洲的经济增长似乎正在加速,虽然美国可能会开始放缓一些,“即使最近某些中国出口产品(如电动汽车)被加征关税,亚洲地区贸易(尤其是中国与东南亚和中东之间的贸易)也可能回升。因此,尽管一些西方国家似乎在限制与中国的贸易,但其他国家也可能会填补空白。”
赵耀庭认为,中国上半年的经济增长表明5%的增长目标仍然可以实现。在他看来,政府如何采取措施提振消费者信心和情绪可能是下半年的关键。“过去十年,消费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认为,政府可以推出更多计划来提振内需,如对电动车等产品提供补贴或购买激励,或通过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房地产市场。
(实习记者易羽佳对本文亦有贡献)炒股借钱平台